
当大模型竞赛从“炼大模型”进入“拼落地”阶段,谁能率先把AI变成可规模复制的生产力,谁就能拿到下一赛段的船票。9月,弗若斯特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《2025中国AI Agent最佳实践榜单》,商汤科技一口气揽下“最实用、最受欢迎、最具创新、最具商业潜力”四项大奖,成为榜单最大赢家。深入采访发现,商汤此次“横扫”并非偶然配资平台官网,其背后是“日日新”多模态大模型与“大装置万象”平台的双轮驱动,也是国产AI Agent一次集体“场景突围”。
“过去大家做AI Agent,更像做单点插件;商汤的思路是直接把插件做成全家桶。”一位参与评审的专家评到。
小浣熊家族(办公&代码)定位“AI Native生产力”,把写代码、做报表、洗数据塞进同一个对话框; 咔皮记账用多模态识别把“记账”变成“拍一拍”,半年吸粉百万; Seko创作Agent把短视频拍摄流程压缩成“一句话生成”,让0基础用户也能出片; 大装置万象平台则向下兼容主流开源模型,向上提供10行代码构建多Agent的“低代码”体验,被评委视为“AI时代的安卓”。展开剩余68%“最实用”背后:把Claude级能力塞进Excel
办公小浣熊负责人透露,产品立项时对标的是Claude 4 Opus的代码与数据能力,但目标场景却锁定在“最笨重的Excel”。“我们发现在财务、运营、审计圈,90%的痛点都是‘表’出来的。”于是团队把日日新大模型的时序计算、异常检测能力做成插件,直接嵌入WPS、飞书、钉钉三大生态。实测显示,在10万行级别报表里做同比环比,办公小浣熊比人工快32倍,错误率下降95%。目前,中国移动、金山办公、零跑汽车等超1000万终端已激活该功能,成为国产“Claude替代”最迅猛的案例。
“最受欢迎”逻辑:先让用户“懒”起来
咔皮记账的爆红,则被业内视为“AI把用户惯坏”的典型案例。传统记账App需要手动输入金额、类别、账户,平均耗时38秒;咔皮通过OCR+LLM+知识图谱,把流程压缩到“拍照—确认”两步,全程3秒。产品上线首日即登上苹果应用榜“财务TOP3”,半年留存率42%,远超行业均值18%。“年轻人不是不爱记账,是懒得记。AI的价值就是帮用户把‘懒’正当化。”咔皮产品总监笑称。
“最具创新”杀招:一句话生成15秒商业短片
短视频进入“15秒定生死”时代,Seko却把创作门槛砍到“零”。在演示现场,记者输入“赛博国风少女穿越长安”,系统30秒生成脚本、分镜、配音、BGM,甚至自动匹配国潮色系和字幕条,全程无需人工干预。Seko团队透露,其秘诀在于“多模态Agent工作流”:大模型先拆解关键词,再调用风格迁移、语音合成、音乐生成等6个子Agent并行作业,最终由“导演Agent”剪辑输出。目前,已有MCN机构用Seko一天产出200条短剧,成本下降70%。
“最具商业潜力”底牌:做AI Agent的“安卓”
相比前三款“爆款”,大装置万象平台更像“隐形冠军”。平台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企业自研一个垂直Agent,从模型微调、推理加速到前端封装,平均需要8个算法+6个工程+3个月周期;借助万象平台,10行LazyLLM代码即可调用日日新5.0、ChatGLM、Llama3等10+主流模型,推理成本最低下降60%。目前平台已落地勘察设计、智慧港口、城市治理等15个行业,累计帮助客户打造超1200个多Agent应用,成为商汤B端业务增长最快的板块。
沙利文报告指出,2025年中国AI Agent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80亿元,但“可用、可信、可控”仍是三大拦路虎。商汤此次一口气拿下四项大奖,意味着国产大模型在场景深度、用户宽度、商业速度上首次实现“三线并进”。
从“炼大模型”到“拼小场景”,国产AI的竞赛规则已经改写。商汤用四个奖证明:谁先把AI变成水电煤一样的生产力,谁就能在这场闪电战中抢得先手。可以预见,随着日日新大模型持续迭代、万象平台生态扩张,更多“杀手级Agent”将在to B、to C两端密集爆发配资平台官网,AI Native的“中国时刻”才刚刚开始。
发布于:河北省汇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